跳到主要內容
:::

典藏精選典藏

:::
發布日期2020-10-16點擊次數:192
中秋月
作品賞析
  《中秋月》為畫家劉國松(1932-)作品,落款:「劉國松。二OO五。」姓名章:「劉」(朱文)。本作從外太空觀看地球與月亮的景象,畫家運用其獨創的「抽筋剝皮皴法」來呈現,所謂「抽筋剝皮皴法」即是以含紙筋的粗綿紙為畫紙,先用傳統水墨或拓墨法於其上作畫,乾後再將畫紙上的粗紙筋撕去,如此可在畫跡上留下紋理特殊、猶如皴法般的白色線條。簡單的構成、巧妙的對應,兩種不同的手法互相映襯,整幅作品呈現一種簡潔直接的美感,充滿詩意想像與空靈玄奧的氛圍。
  1968年底,美國阿波羅11號太空船成功登陸月球,太空人拍下地球和月球弧形表面的照片,人類因此首度看見從月球上遙望地球之真實樣貌。這些新奇的畫面帶給當時的劉國松極大創作靈感,1970年代,畫家創作了四、五百幅以太空為主題的系列畫作,早期的「太空系列」多採用西方的拼貼、噴槍等繪畫技法,後來則不斷融入各種傳統與創新的水墨技法,此作即為延續至今的「太空系列」代表作。
藝術家小傳
  劉國松(1932-),原籍山東青州,出生於安徽蚌埠。14歲於武昌始學傳統國畫,20歲改習西畫。1949年定居臺灣,1951年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並以第一名成績畢業。1956年在廖繼春(1902-1976)老師鼓勵下成立「五月畫會」,開啟臺灣現代藝術運動與風潮。1963年與紙廠共同研發粗筋「劉國松紙」,並藉此創造出自我獨特畫風。1968年當選臺灣「十大傑出青年」,發展成立臺灣「中國水墨畫學會」,持續鼓吹中國畫之現代化。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主任、美國愛荷華大學與威斯康辛州立大學客座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多所重點大學與美術學院名譽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等。
  劉國松早年提出「革筆的命」、「革中鋒的命」等革命性主張,質疑用筆的重要性,打破既有的水墨觀念,對傳統水墨藝術造成劇烈影響。為實驗水墨的不同可能性,從創新媒材入手,其中尤以「抽筋剝皮皴」最為著名,又如利用建築設計所用描圖紙不吸水的特性,發展出「九寨溝系列」絢爛迷人的波光幻境等。畢生致力於現代藝術運動與水墨的革新,其藝術創作與理論,對於臺灣及亞洲現代水墨畫發展有著跨時代的創新貢獻。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