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典藏精選典藏

:::
發布日期2020-10-16點擊次數:12
紅土地迴旋曲(四)
作品賞析
《紅土地迴旋曲(四)》為畫家蔡水景(1956-2016)的作品,落款:「2014 白濤」本作採正方形畫幅構圖,以水墨線條和色彩作為畫題「紅、土地、迴旋曲」的意象元素,畫中運用自由奔放的大筆觸,隨形而無形,或局部渲染,或略施淡色,而隨興任意揮灑的顏料滴流可以見到西方現代繪畫自動性技法的影子。畫面左上角點綴的鮮紅色塊與上半部的白底映襯著墨暈的漸層變化,或象徵土地的活力、熱情、希望與生命力。全畫在一片充滿曲線奔騰的動態中,所有形式逐漸向畫面中心收縮,呈現如漩渦般的意象,畫面充滿著高度的活性與蓄勢待發的創造力。
畫家受西方抽象藝術影響,不囿於傳統水墨畫的窠臼,其作品有別於傳統的山水印象,偏愛以抽象形式表現世間百態,開創其獨特的抽象水墨風格。
藝術家小傳
蔡水景(1956-2016),號濤白,雲林北港人,旅居桃園龍潭。父親為民俗畫家,自小耳濡目染,培養對繪畫的喜愛。新竹師專(今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畢業。習畫過程受美術老師陳連標(生平不詳)提攜,並受席慕蓉(1943-)觀念啟迪,發現更多繪畫表現的可能性。師大進修期間開啟對傳統水墨的反思,畢業後在戴武光(1943-2020)引領下,加入「耕心雅集」畫會,創作能量漸增,並參與桃園地區青峰畫會、露的畫會、瀝潭書藝會等藝術團體。
蔡氏創作早期以女體為主,之後走向抽象表現,其創作觀念深受西方抽象繪畫影響,有別於傳統水墨的山水印象,作品中注入許多西方元素,展現出千變萬化的抽象形式,迷矇中帶有淒美的意境,作品《濃秋》曾入選1984年臺灣省美術展覽會。1994年桃園縣文化局個展、2006年清雲藝廊個展、2008年歷屆桃園美術家邀請展「水墨篇」、2017年桃園市美術家薪傳展「墨象水景─蔡水景水墨個展」等。2013年,受旅法藝術家李文謙(1938-)賞識,參加法國冬季蒙特伊沙龍展,並以作品《夏天》榮獲「泰勒獎」。
藝術家其他作品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