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0-10-16點擊次數:218
作品賞析
《王昌齡〈從軍行〉詩摘句》為書法家于右任(1879-1964)作品,為其錄詩贈送友人「心白先生」之作。此作以行草書為體,藏鋒含氣,筆畫轉折靈活,筋骨精神具備。綜觀全作,通篇流暢沉穩,佈局疏朗簡潔,字裡行間充滿靈動。值得一提的是,除中間三行內文外,僅於第一行直書受贈者之名「心白先生」,最後僅落款「于右任」,並鈐一姓名章,印文歲久漫漶,應為「右任」(白文)。此與一般書家題贈多用「○○先生雅賞」或「雅屬」等起首,並加落年款等寫法不同,亦見于老的獨特風格。
所錄詩句釋文:「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此首七絕詩乃盛唐詩人王昌齡(約698-756)所作〈從軍行〉。王昌齡為著名邊塞詩人,亦是唐代第一位致力於七言絕句的創作者,且主要在邊塞詩。詩風洗鍊,具有深邃意涵。
所錄詩句釋文:「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此首七絕詩乃盛唐詩人王昌齡(約698-756)所作〈從軍行〉。王昌齡為著名邊塞詩人,亦是唐代第一位致力於七言絕句的創作者,且主要在邊塞詩。詩風洗鍊,具有深邃意涵。
藝術家小傳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後以右任為名,別署騷心、髯翁,晚號太平老人。陝西三原人,祖籍涇陽,近現代著名書法家、新聞人、詩人、教育和政治家。光緒年間舉人出身,有「西北奇才」之譽稱。其書法發展約略分成三個階段:帖學、碑學與草書。帖學時期傳世作品較少,碑學階段約從30歲左右開始,草書階段則是50歲中期以後。早年習書受私塾導師啟發,以傳統帖學為主。民國初年任靖國軍總司令期間,廣蒐碑石,醉心北碑書法,逐漸形成獨特的碑體書風,將魏碑與行書、章草結合,未刻意於線條的剛猛勁利,也不特意追求奇崛的結字,自然形成寬博渾樸的恢弘氣度,為清末以降日趨僵化的碑學書法別開生面。所作草書氣勢雄渾,被譽為「當代草聖」、「三百年來一草聖」,咸認其為民國第一大書家。
于右任因有感中國文字筆畫過於繁複,書寫耗時費力,於1931年在上海成立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開始整理、研究與推廣歷代草書,逐步歸納出篆、隸、楷、行與草書之間對應的規律符號,並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對於現代書法藝術與文化發展影響深遠,成就斐然。著作有《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準草書》等。
于右任因有感中國文字筆畫過於繁複,書寫耗時費力,於1931年在上海成立標準草書社,以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原則,開始整理、研究與推廣歷代草書,逐步歸納出篆、隸、楷、行與草書之間對應的規律符號,並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千字文》,對於現代書法藝術與文化發展影響深遠,成就斐然。著作有《右任詩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標準草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