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典藏精選典藏

:::
發布日期2020-10-16點擊次數:34
巴陵道中
作品賞析
黃農(1945-2018)此作描繪桃園市復興區巴陵古道之景,此道位於拉拉山區,「巴陵」(Balong)源自泰雅語,為檜木或巨木之意,原為泰雅族原住民聚落。畫中滿幅峭崖絕壑,僅留一道天際,山居懸隱於崖上,宛若世外桃源。作者款識:「巴陵道中有此峭崖,山居絕塵。一九九四年,農。」姓名章:「黃」(朱文)。
此幅用「積墨法」畫成,筆墨堆疊層次豐富,層層筆墨中酌染淡綠與淡赭色,展現草木華茲的質感,點染皴寫之間留有幾處空隙,使畫面密而不悶。以「積墨法」聞名的近代畫家有黃賓虹(1865-1955)與李可染(1907-1989),黃賓虹墨法層次豐富,繁密中卻不見厚重,李可染的構圖經常幾至滿幅,高聳的山峰直達天際,並於狹小的天際留白處落款,黃農此作頗得兩位前輩大師之神髓。
黃農兼擅書法、水墨、油畫、水彩,遊走於傳統與現代、水墨與西畫之間,其創作觀為「風骨為體,變化運用,生氣灌注,自有我神采」。多次應邀參加桃源美展、中日韓書道交流展、粵台書法聯展等國內外展覽。2019年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為其舉辦「硯田一老農 黃農(聯森)先生書畫紀念展」。
藝術家小傳
黃農(1945-2018)本名黃聯森,字泮虹、泮諸,生於桃園蘆竹,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科畢業。書法啟蒙於父親,中學時曾受教於膠彩畫名家許深洲(1918-2005),藝專時期遇多位前輩大師指導,兼習國畫與西畫,奠定其深厚的創作基礎。畢業後曾任國中美術教師一段時間,1980年起師事桃園書法名家黃羣英(1920-2019),自此重回創作之路。1984年受聘為桃園文化中心(今「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前身)書法講師,投入桃園地區的書畫藝術教育推廣。其創立桃園縣書法學會(今「桃園市書法學會」),歷任泮山書會、迎曦書畫會會長,並與同好成立「九九書會」。
黃農創作領域廣泛,兼擅書法、水墨、油畫、水彩,其創作觀為「風骨為體,變化運用,生氣灌注,自有我神采」,並將古今哲理融入畫中。自述其風格自由,遊走於傳統與現代、水墨與西畫之間,將西方繪畫之題材或表現形式以水墨媒材呈現,同時運用中國傳統顏料與西畫之壓克力顏料等媒材,將西畫精神注入水墨畫之中,使畫面更具有整體感。
曾任桃園縣書法學會理事長,多次應邀參加桃源美展、中日韓書道交流展、粵台書法聯展等國內外展覽。2019年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為其舉辦「硯田一老農 黃農(聯森)先生書畫紀念展」。
最後更新日期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