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上開展-桃美館藝術連線計畫線上展覽

:::
發布日期2021-03-31點擊次數:506

脈絡的探尋──桃園市立美術館油彩與水彩風景畫典藏品

脈絡的探尋──桃園市立美術館油彩與水彩風景畫典藏品

客座策展人/謝佳娟(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台灣自日治時期日本畫家石川欽一郎(1871-1945)等引入西方繪畫觀念與技法後,風景水彩與油彩畫,成為台灣現代繪畫發展起始的主要表現之一。眾多前輩畫家筆下的台灣各地風景,不僅是新美術技法風格的演練對象,更開啟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觀察與注視。隨著時代推移,藝術創作有了更多元的發展與關注重心,「風景畫」似乎不再是當代最前衛、最熱門的話題,然而,不少畫家仍堅守風景畫的價值。

桃園市立美術館的油畫與水彩畫典藏作品中,風景是人物、靜物之外特別醒目的類別。基於典藏策略,桃美館典藏的風景畫,創作者多數生長於桃園,或長居於桃園。他們的風景畫,呈現出何種看待土地的觀點與藝術風潮的影響?在台灣美術史中有什麼樣的定位?這檔線上展覽,便以這樣的問題出發,試圖在桃美館典藏風景畫中,理出一個觀看的脈絡。

一、參與日治時期風景畫的萌興

台灣日治時期,在殖民政府推動學校圖畫教育與官方展覽下,開始有了西洋畫家誕生。傅熼生(1899-1967)與邱創乾(1900-1973),便是此際培育出的桃園本地美術教師與畫家。他們兩位都於1915年考入台北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在石川欽一郎的引導下,對西畫產生興趣,並以戶外寫生方式磨練對鄉野風景與周遭景物的觀察及描繪能力。畢業後,兩人皆返鄉任教;傅熼生於1960年退休,邱創乾則於1938年辭去教職,全心經營家族事業,戰後擔任八德鄉長直到退休。

任教期間,傅熼生與邱創乾仍持續精進畫藝,參與官辦展覽。傅熼生多次入選「新竹州學校美術展覽會」(簡稱「新竹州展」),邱創乾除了多次在「新竹州展」獲獎,也於1927年與1930年兩度入選「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不過,傅熼生與邱創乾並未進一步負笈學藝,而是以業餘畫家身份創作。或也因此,一般台灣美術史書寫中,提到日治時期前輩畫家時,往往略過傅熼生與邱創乾。這顯示出,國家美術史的書寫,難免有「專業—業餘」、「中央—地方」的考量取捨。然而這也正是地方美術史可貢獻之處:透過典藏與梳理畫家生平及作品,我們得以見到,傅熼生與邱創乾所描繪的桃園地區風景,不僅見證台灣現代風景畫的萌興,也是建構地方歷史的重要視覺記憶。

二、具象與抽象之間

在傅熼生描繪純樸鄉鎮街景的1950年代,台灣畫壇起了重大變化。中國渡台畫家的心境與追求,美國文化的湧進,現代藝術思潮的推展,使得藝術表現語言、甚至內容丕變;抽象之思風起雲湧,超脫了鄉土地景的關照。即便以城鄉街屋為題,畫家們也嘗試以「解構」的方式,再造形象。這種將物象變形的類立體派畫面分割手法,在當時「全省美展」與「台陽美展」中成為鮮明風格,代表性畫家之一賴傳鑑(1926-2016)的〈橋〉(1962)與〈牧原〉(1967),便在桃美館典藏中。

生長且活躍於桃園的賴傳鑑,1990年代起,畫風有了轉變。從桃美館典藏中可見,畫中物象形體更為明確,遠近空間感更為清晰,色彩變得亮麗明快。綜觀之,這些畫作皆非意圖捕捉特定地點樣貌的風景畫。和上一輩畫家傅熼生與邱創乾不同,賴傳鑑的風景圖像,更是色彩與心境的交織,透過特定母題呈現出個人、同時也是當時代的視覺符碼。

不同於賴傳鑑從青壯時期的分割解構到中老年的回歸具象,生於桃園楊梅的鍾桂英(1931-),則自中年起逐漸解放畫面物象,至今時而遊走在具象與抽象的邊緣,以濃郁色彩抒發情思。同樣地,鍾桂英筆下的風景,更是一種「心象」,它無需客體的對照,而是在色彩形式中,尋求觀者內心的共鳴。

桃美館典藏中,帶有抽象性格的風景畫,還可見於謝孝德(1940-)的〈泉〉(1987)。生於桃園新屋的謝孝德,1970年代後期曾引領新寫實主義風潮,不過〈泉〉則以近似幾何形式的構圖,傳達出大片岩石青苔與泉水清澈冷冽的特質。80年代起,謝孝德更將東方水墨的意境,注入水彩風景畫中。題材除了取自台灣山川湖水,也有如桃美館典藏的中國山水風情。而同樣使用水彩渲染技法與簡化物象所營造的風景畫,李焜培(1934-2012)的〈街景之美〉,彷如彩色拼圖,呈現出現代城市街景雜而不亂的美感。此外,林榮(1966-)的〈永安夕照〉(1996),則是桃美館典藏中較少見的年輕輩畫家的抽象風景嘗試。

三、寫實風景:從鄉村農家到山岳

桃美館典藏風景畫,以具象、乃至寫實描繪的寫生風景佔多數。鄉村農家是一再出現的主題;與賴傳鑑同輩、同樣生於桃園的徐藍松(1923-)與曾現澄(1928-2015),便有數幅描繪鄉野的作品典藏於桃美館中。徐藍松的〈柳〉與〈農舍一景〉,顯得明亮清爽,是展現外光派特色的油彩風景。曾現澄一生勤於水彩寫生,描繪水田、農舍、古厝、竹林、溪流、海邊風光等家鄉常見景色,以素樸的畫風展現他對土地的誠摯情感。

1980年代,年輕一輩的畫家,展開了另一種關注家鄉土地的方式。隨著1970年代文壇「鄉土運動」號角響起,以及美國懷鄉寫實畫家魏斯(Andrew Wyeth, 1917-2009)作品的引介,鄉土寫實畫風一時蔚為潮流。這些往往以照片為據,用精細寫實手法描繪台灣農村景緻的畫作,意圖喚起人們對鄉土與環境的關注,但也造就了一批台灣懷舊鄉土的圖騰。桃美館典藏中,此類風景畫作品鮮少;翁清土(1953-)的〈曬穀場(金門系列)〉(1987)可說是最接近此繪畫理念的作品。

鄉土寫實畫風,因易流於公式化,80年代末即遭受批評,畫家們也紛紛發展新的創作路徑。不過,從鄉村取材寫生,畢竟是畫家磨練畫藝、關照家鄉土地與生活的一種方式。除了鄉村生活即景,更往山區深入的風景採集,也可見於桃美館典藏,譬如:袁德中(1948-)的〈山居〉(1994)、劉家鈞(1966-)的〈白屋〉(1994)、劉邦田(1936-)的〈山腳家園〉(1996)。這些畫作大抵以印象寫實的筆調描繪,呈現山居生活的怡然自得。

桃美館最近期入藏之作,郭明福(1950-)的〈行到水窮處〉(2018)與〈坐看雲起時〉(2018),則展現了恬適山居之外另一種人與自然的關係。郭明福不只熱衷攀爬高山,並以極為理性而細緻的寫實畫筆,刻畫台灣高山峻嶺之壯麗,為台灣山岳繪畫立下里程碑,也為台灣風景畫開啟新的路徑。

四、結語

風景畫早已成為藝術家具現所見所感、表達生命閱歷與關懷的重要方式。各種風景樣貌,除了展現藝術手法的多樣性,也揭露不同時代與社會氛圍下,觀看土地與自然環境的視野和焦點。從邱創乾到郭明福,縱跨了近一百年的風景圖像,不僅具現台灣城鎮、鄉野與山岳的多種面貌,也勾勒出台灣美術發展過程中幾個重要階段。

透過寫生為地景留下記錄,或以風景元素構造內心靈視,皆是風景畫的重要價值。除了紀錄與欣賞,風景畫還能怎麼參與台灣社會的發展?我們樂見未來桃美館的風景畫典藏持續增長,對台灣風景畫史、乃至見證台灣社會發展,提出更積極的觀點與貢獻。

 

相關連結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20